专题:三角形重心向量公式
-
向量与三角形的重心
向量与三角形的重心例1 已知A,B,C是不共线的三点,G是△ABC内一点,若GAGBGC0.求证:G是△ABC的重心.证明:如图1所示,因为GAGBGC0,所以GA(GBGC).以GB,G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BGCD,则有GDGBGC,所
-
三角形外心、重心、垂心的向量形式
三角形外心、重心、垂心的向量形式已知△ABC,P为平面上的点,则(1)P为外心(2)P为重心(3)P为垂心证明 (1)如P为△ABC的外心(图1),则 PA=PB=PC,(2)如P为△ABC的重心,如图2,延长AP至D,
-
三角形重心
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三线交一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证明过程又是塞瓦定理的特例。
已知:△ABC中,D为BC中点,E为AC中点,AD与BE交于O,CO延长线交AB于F。求证:F为AB中点 -
向量证明重心
向量证明重心三角形ABC中,重心为O,AD是BC边上的中线,用向量法证明AO=2OD (1).AB=12b,AC=12c。AD是中线则AB+AC=2AD即12b+12c=2AD,AD=6b+6c;BD=6c-6b。OD=xAD=6xb+6xx。(2).E是AC
-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点(
-
三角形外心内心重心垂心与向量性质
三 角 形 的“四 心” 所谓三角形的“四心”是指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及内心。当三角形是正三角形时,四心重合为一点,统称为三角形的中心。 一、三角形的外心 定 义:三角形
-
向量证明重心(5篇模版)
向量证明重心三角形ABC中,重心为O,AD是BC边上的中线,用向量法证明AO=2OD.AB=12b,AC=12c。AD是中线则AB+AC=2AD即12b+12c=2AD,AD=6b+6c;BD=6c-6b。OD=xAD=6xb+6xx。.E是AC中
-
三角形重心向量性质的引申及应用(优秀范文五篇)
三角形重心向量性质的引申及应用新化县第三中学肖雪晖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实验教材中新增的一章内容.加入向量,一些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和问题就有了新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
-
三角形公式
1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最终定稿)
向量与三角形内心、外心、重心、垂心知识的交汇一、四心的概念介绍(1)重心——中线的交点:重心将中线长度分成2:1; (2)垂心——高线的交点:高线与对应边垂直; (3)内心——角平分线的交
-
三角形公式定理
第三章 三角形公式定理第三章 三角形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1.1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同一平面内,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位顺次相接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组成
-
解三角形公式[大全]
1、正弦定理:在C中,a、b、c分别为角、、C的对边,R为C
的外接圆的半径,则有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①
② sinA=sinB=sinC=
③ a:b:c=
④ a -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
三角形的重心定理及其证明积石中学王有华同学们在学习几何时,常常用到三角形的重心定理.但很多同学不会证明这个定理?下面给出三种证明方法,你阅读后想一想,哪一种证明方法最好.
-
高中数学三角形面积公式
高中数学三角形面积公式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平面上三条直线或球面上三条弧线所围成的图形。 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平 -
三角形面积公式教案
课题: §1. 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进一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简单推导和应用 过程与方
-
立体几何证明的向量公式和定理证明(最终定稿)
高考数学专题——立体几何遵循先证明后计算的原则,即融推理于计算之中,突出模型法,平移法等数学方法。注重考查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立体几何证明的向量公式和定理证明附表2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公式知识点
【摘要】“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的公式知识点”数学公式讲解是这门学科的要点,套用公式是最终的题解方法,希望本文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定比分点 定比分点公式(向量P1P=λ•向量PP2
-
平面向量、三角公式知识回顾(合集)
2013.03.18:知识回顾——平面向量、三角公式
一.平面向量:
1. 与的数量积(或内积):
ab|a||b|coscos
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设A(x),则ABOBOA
1,y1),B(x2,y2(x2x1,y2y1).
设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