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数学证明
-
数学:1.3证明
证明练习【知识盘点】1.要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往往需要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一步一步推得结论成立.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_______.2.证明几何命题时,表述要
-
数学定理证明
一.基本定理: 1.(极限或连续)局部保号性定理(进而证明保序性定理) 2.局部有界性定理. 3.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4.可微的一元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 5.可积函数的变上限积分函数的连续性. 6.牛 -
数学证明2
高二数学文科选修1-2 导学案编写人:陈庆梅周荣贵编号: 013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日期 20100318组名:姓名:学生评价:教师评价:2.数学证明 (文科)使用说明:1.独立认真限时完成导学案,规范书写
-
数学证明教案
数学证明授课人:时丽丽授课时间:2014-03-14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了解数学证明的思想方法;(2) 熟悉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推理形式。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段论
-
数学证明方法
数学证明方法摘要:数学证明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数学证明有核实作用,理解作用,发现作用和思维训练作用,数学证明常用的方法有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等。
-
数学证明方法
数学证明方法 1 直接证明法 从正面证明命题真实性的证明方法叫做直接证法.凡是用演绎法证明命题真实性的都是直接证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证明方法.综合法、分析法、分析综
-
数学证明法例题
例1 已知,p,q∈R’且p+q=2,求证:p+q≤2证明用反证法设p+q>2,则q>2-p,∴q>8-12p+6p-pp+q>8-12p+6p=2+6(p-1)≥2与题p+q=2,矛盾。所以p+q>2不成立,只能是p+q≤2。说明当用直接证法证明比较困难
-
数学证明的意义
证明
假如现在有这么一个题目:“已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你能根据已学知识证明这个结论吗?”于是,人们就有了疑惑:“我们观察任意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内角,都能得出它的内角和为18 -
初中数学证明(二)
《证明(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 、如图,在△ABC中,C90,EF//AB,150,则B的度数为 A.50B. 60C.30D. 402、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A、一锐角对应相等B、两锐角对应
-
初一数学三角形证明
已知:CE是三角形ABC外角ACD的角平分线,CE交BA于E,求证:角BAC大于角B1.已知在三角形ABC中,BE,CF分别是角平分线,D是EF中点,若D到三角形三边BC,AB,AC的距离分别为x,y,z,求证:x=y+z证明;
-
初一下册数学证明
初一下册数学证明应该还有这两个条件吧:点E是CD的中点,点G是BF的中点。如果有,证明如下:证明:连接BE、FE,因为DB⊥AC,点E是CD的中点,所以在Rt△CBD中,BE=CE=DE,又因为CF⊥AD,点E是CD的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3/2^3+......+n/2^n=2-n+2/2^n.1/2+2/2^2+3/2^3+......+n/2^n=2-(n+2)/2^n.1、当n=1时候,左边=1/2;右边=2-3/2=1/2左边=右边,成立。2、设n=k时候,有
-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
初二数学《证明举例》课题:22.4证明举例(4)一、教案设计思考与亮点教案设计思考:本节内容为证明举例的第四课时,用二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有关问题,教案的设计力求通过师生生动活泼
-
数学证明题证明方法(最终定稿)
数学证明题证明方法(转)2011-04-22 21:36:39|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2011/04/22从命题的题设出发,经过逐步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结论是否正确的过程,叫做证明。要证明一个命题是
-
考研数学定理证明
考研数学定理证明不一定会考,或者说是好像近几年也就是09年的考题出过一道证明题(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但准备时最好把课本上几个重要定理(比如中值定理)的证明看下,做到
-
数学实验作业证明
证明:当函数F(x) 和G(x) 强可导时且其导数分别为f(x) ,g(x) 则它们满足下列线性运算(1) 若cF(x)强可导那么其导数为cf(x)证明:因为F(x)强可导并且其导数为f(x),所以存在正数M和h(
-
初二数学份证明
八年级证明(一)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真或假)命题.图6-772.如图6-77,AD、BE、CF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
-
初中数学三角形证明(范文)
1.如图△ABC,∠AFD=158°,求∠EDF的度数。2.如图,∠C=48°,∠E=25°,∠BDF=140°,求∠A与∠EFD的度数。3.如图,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4.如图,在△ABC中,已知AD是△A